2016/01/20

置身事外連鎖露營區,熱情加盟中?


這是一個露營的美好年代,因為只要有塊地或草皮,你就可以開露營區當營主,每週都會有固定的露營收入,千萬別忘記要加盟「置身事外露營區」體系,謹守錢進口袋、萬事與我無關的最高指導原則。
首先,你必須先意思意思訂一個營地公約,象徵性地貼在營區牆面或是FB網頁,讓消費者認為你是有GUTS的營主,然後就用力接客,發揮完整利用所有空間的技能美學,讓營地價值極大化,才能盡快回本獲利。
當然,對於不同作息和需求的消費者,請謹記「置身事外露營區」體系的教戰心得,一切都是消費者的個別問題,營主很為難也不好處理,要請其他消費者多多包涵和隨遇而安。等到假期結束,消費者離營後回家在網路上的風雨就一切與營地無關,錢進口袋,期待下一個週休的到來。
這樣美好的露營年代,不賺嗎?置身事外露營區,熱情連鎖加盟中。
(以上為廣告話術,歡迎當真。)

【迎接2016】新竹五峰‧有愛一家 (需注意包場問題)


每到跨年,城市裡總是擠滿了人,讓平常已經不太能呼吸的水泥叢林混雜更多人跟車,甚至還有煙火的氣味。我們不愛熱鬧,跨年一到就義無反顧地遠離擁塞往山上逃,雖然免不了的仍會聽見山區跨年晚會的音響和煙火,但至少在我們自己的場域裡歡笑著倒數過12點後,依舊恢復該睡的躺、該輕聲的開始變氣音的模式。
星空寒夜,和朋友一起在有愛一家跨年,心頭很暖、空氣很好,迎接著新年的氣氛也平和自然,888秒的煙火也不及家人朋友齊聚身邊的精彩。

露營,南來北往的社群經濟體


 
不可否認的,露營活動的確創造了一股難以想像的商機,但我說的並不是如供應商與消費者直接買賣的傳統模式、或是網路訂購寄送商品的電商模式,而是透過一群概念相近且互相體諒的好友們同露而產生的人際消費行為(朋友團購→營地面交),這樣的模式毫無獲利可言(也不想對外營利),卻是居住各地的朋友們互相分享當地特色商品的絕佳途徑。

【楊媽媽裝備測試報告】Solarpuff-發光泡芙太陽能LED燈


評估2016年的露營環境及狀況後,我們最近積極地為車床露()營模式做準備,也許明年開始就會規劃一定比例的車床野露計畫,暫時疏離這個失序的露營區生態。
車床模式要準備的東西不少,除了基本的車用充氣床(之後補充),照明的裝備也與一般露營區供電的方式不同,為此我們也在傳統的插電燈具及燃燒燈具(天蠍星瓦斯燈、盧美爾燭燈)之外,入手了迪卡儂的頭燈和這顆有趣的Solarpuff(※測試品)
之前就已經有看過雀哥分享太陽能LED燈的相關文章(luminAIDMPOWERD Luci),對於LED燈具已有大略的印象,也正好可以拿來跟這款Solarpuff做個比較。

【露營觀念】我有多少時間,睡外面?


以幾近週週露且持續露了幾年下來,發現其實對於露營生活,我們自己有一套演化過程,可以劃分出不同階段和不同的需求,也反映了對於親近自然,我們有著怎樣的想望。
週一到週五的上班生活太過固定和冗長,於是週休的露營假期顯得特別珍貴,只是不同的時間分配和安排,相對地也會影響到一個最直接的感受,究竟,我有多少時間可以睡外面?

【雲海夜景老朋友】新竹五峰‧賽夏有機農場


常有人說,出外露營就是要交朋友,但其實露營真的不是一個得勉強自己去迎合或討好誰的活動,況且在勉強下交得越多,其實翻臉分手的也越快。只要氣味相投夠知心,朋友真的不用多,而且越老越好。
營地也是如此,我們和賽夏的朱大哥其實在剛開幕的時候就已然認識,但這幾年也是頂多一年去露個一兩次,除了看看賽夏的景色,也坐下來聽聽他講山上的故事,尤其蘇力颱風的經過更是栩栩如生且著實嚇人。對於營主,雖算得上是有交情的朋友,但不變的還是營主與露友的基本關係,保持剛剛好的距離與關心,每一次都會有好心情。

【睡外面安靜團020】台中裡冷‧馬告的傳奇


每年的最後一場安靜團,地點都在馬告,除了回來看看老朋友阿駿,其實也是覬覦中部12月相對穩定的天氣。而這週的天氣果然比起北部其他地區來得溫和許多,雖有陣雨,卻不大也不久,大家仍得以輕鬆收帳,不至於有北部大雨淹水還可游泳的狀況發生()
這次的造訪除了團露,還有一個重要的任務,就是驗收阿駿的營區改造結果。從今年初開始,馬告就展開了一連串的營區升級計畫,除了基本的衛生環境加強外,更重要的是將原本閒置不用的D區亂石區加以改頭換面,先是填土將地面補至與水泥棧板同高、再種植草皮,現在成為整個營地最舒適和寬敞的區域。而衛浴後方的C區也將在20164月起動工改造,屆時應該又會有不同的新風貌出現。

【睡外面安靜團】第二年,改變了什麼


安靜團舉辦了第二年,完成了第20團的計畫,改變了什麼?露營有禮貌的觀念持續擴散?還是正向的露營活動風氣慢慢興起?也可能什麼都沒有改變,倒是自己的心態變得更無所謂了。
至少,在安靜團和朋友團的小空間裡,我們還保有想要的露營氛圍。

露營環境的變化在2015年應該算是達到了顛峰,各種露營風格百花齊放、各種洪水猛獸也紛紛出籠,我們樂觀看待每個人賦予露營活動新的定義和新的方式,卻也希望每個人能夠在創意無限之餘,仍能保有露營人之間最可貴的基本價值─互相尊重與彼此協助的精神。

【露營環保】愛露營,減少污水影響山林


人多的地方總會帶來髒亂和污染,露營活動也是一樣,每週末大批的人潮往山上擠,除了享受山林,卻也帶給山林沉重的環境負擔,像是噪音、垃圾還有汙水。若單以污水的層面來討論,其實不難發現,大多數的露營區鮮少有規劃污水處理系統,而是簡單地接個排水管就將露友們使用過的廢水直接排放到山間草叢裡,包括了洗澡及洗碗產生的污水都將會是環境生態的問題。

露了幾十年,然後呢?


露營本來就不是一項剛興起的活動,許多人都有從小跟著父執輩到山中水邊野營的經驗。而現在流行的汽車營地式露營則是拜這兩年的多種原因(裝備商、媒體、網路平台、部落格)推波助瀾所賜,意外地加速吹脹了這顆看似歌舞昇平的「全家出遊最新選擇」的大氣球。
和當前露了一兩年的露友相比,這些從小露到大的資深前輩們少說都是一、二十年的露營資歷,而這一路上肯定也看著露營環境的快速改變,營地從少變多、設備從簡陋變豪華、營位費用從便宜變昂貴、露營風格從平實變多元、露營人從自律變野放,這一切的一切在商業模式熱絡的運作下,都是必然的過程及現象。也許大多數前輩們會感慨當年的美好時光不再,但這就是現實環境,各種露營方式和風格都是時代下的產物,沒有好與不好,只有個人選擇意願的問題。

【睡外面安靜團019】苗栗泰安‧烏嘎彥


2015年的倒數第二團,睡外面安靜團再訪烏嘎彥。從去年開始,我們在前輩的帶領下認識了大興的熱情與溫暖,這一年多來,我不敢說是山川依舊、景色長存,但至少安靜團的團員們仍是堅持著自律與尊重彼此的精神,默默地在體驗自己想要的露營生活。
很簡單且卑微的願望,卻好像越來越難實現。

包場無用,那包下一座山頭嗎?


曾經以為,想要尋求不被打擾的有禮露營是個不可能實現的夢想,但最後我們以安靜團的包場模式,在自己獨立的露營場域裡找到了夜夜笙歌的露營夜市人生外的一絲平靜。只是這樣的平靜在營地快速增建的狀況下,開始面臨了考驗,因為營地與營地間幾乎是沒有了界線,也代表了不同營地的露友們,竟得面對相同的露營生活。

甘苦好壞,休戚與共。若不是理想國度的烏托邦,那大概會是紅白分明卻總會被紅湯強勢侵佔的鴛鴦麻辣鍋吧。包場無用,若真的想要過個簡單平靜的露營生活,看樣子是得包下整個山頭了,其實也還好,不過百來車而已(大誤)

【露營觀念】孩子們的露營活動管制時間



很多人是為了孩子所以才出門露營,但吊詭的是,平常在家裡或學校都可以遵守規矩的孩子們一到了戶外就成了脫疆的野馬或被放養的牛羊般擁有無限自由,甚至是太過自由,導致孩子們發生意外或是犯錯的狀況不時出現。但其實出門露營也是在體驗「小型社會的生活共處方式」,而這些露營生活的準則與基本態度,端看家長如何去引導和帶領,而非到了戶外就全然放生,然後任孩子們進行著不懂節制的玩樂行為。

【百鬼夜行‧萬聖】苗栗泰安‧逸視界


其實已經脫離露營玩佈置的階段很久了,但碰上萬聖節還是不免俗地要刻意搞鬼一下,一年一次,倒也挺樂在其中,但若是每週都要如此大費周章,那露營大概就只剩下疲憊和表面,遑論放鬆或是充電了。
偶一為之,剛剛好就很好。

【楊媽媽裝備測試報告】UNRV白金廚房


露營煮東西的行為其實是很有趣的,從簡陋隨意到方便好用,像極了露營活動一直以來的演化進程,不斷推陳出新的裝備讓露營更加舒適,卻也不知不覺中慢慢地抹去了早期一些露營所伴隨的克難回憶。
如同我們家第一次出門露營時,沒有桌子,就拿了車後廂行李室的木隔板墊著備胎就開始烹煮,簡陋至極,卻是一輩子忘不了的趣味。後來還經歷了使用蛋捲桌烹煮的時期,直到這幾年入手了白金廚房,才讓餐桌和廚房正式分工,也大幅提升了在露營區炊煮的便利性。但若是想野營或是輕裝出門,簡單的小鋼桌卻又成了不麻煩的首選。因此事先了解搭營的環境和所需再選擇適合的裝備,反而變成了露營多年後的必要能力。

【鄉間慢行】苗栗大湖‧福人居民宿


和以往去過的高山露營地相比,這次和朋友一起前往的福人居倒是充滿了濃濃的鄉居氣味,尤其沿路經過的三合院讓人想起的是外婆家的年少記憶,只是歲月長河裡的變數總是帶走許多曾經,曾經的四合院、曾經的慈愛長者,還有曾經的兒時點滴。
但怎也沒想到前往福人居的露途比想像中坎坷,出發前幾天,颱風還在飄搖不定,雖然最後關頭消散成熱帶性低氣壓,卻也為北部帶來忽大忽小的雨勢。本以為這次的露營應該是有雨且涼爽的假期,卻峰迴路轉成了兩天如猛暑般的晴日,熱得眾人揮汗如雨。
海拔476公尺,竟然有忘了帶電風扇的懊悔不已。

【露營有問題】露營常見問題Q&A


以下整理了一些新手露營常會提到的問題,以快速簡答的方式希望可以提供新手們一些參考答案(或者導正一些觀念?),若是想要了解更多延伸的資料,建議可以使用古哥大神的關鍵字蒐尋。(持續更新中)

【雲雨前線】新竹五峰‧野馬農園


相較之前數次相對穩定的天氣,這次上山前就已然遭遇強烈的鋒面雨勢,對於山上的天氣我們早早做好了準備,包括裝備的還有心理的,於是面對風雨也毫無所懼,更對雨後的風雲變化充滿了期待。
見識過野馬的春夏秋冬,也體會過風霜晴雨,下一次該不會是和雪的首遇吧?

【楊媽媽裝備測試報告】NUIT努特大川椅


露營的裝備很多種,但其實影響到舒適程度的不外乎是睡墊及椅子,若能搞定這兩大項,基本上出門露營的舒適程度也會提高許多。我們家最早入手的兩張大川椅都是速可搭的,但2014年其中一張(我坐的那張)發生了銜接卡榫處的多次斷裂狀況,所以後來就決定入手非大川椅類的CAMPINGACE野樂休閒椅

【楊媽媽裝備測試報告】Coleman盧美爾燭燈


大多數的露友在營區都會使用電燈,一來營區有供電、再者電燈很方便一插就亮。不過有些露友則是標準的放火班,出門在外一定要點個汽化燈或是瓦斯燈才會有露營的氣味,但是從購買到照顧一盞汽化燈(又稱為男人的燈)的確不是件簡單的事情,所以有時還是看看人家玩就好。
楊媽媽很久以前就想要跟進買一盞汽化燈(其實家裡已經有一盞天蠍星瓦斯燈,容後再補),但是考量自己沒有能力照顧下,退而求其次入手了一盞Coleman瓦斯燭燈,這盞燈的主要功能不在照明,而是氣氛,吃飯時點上一盞好像整個客廳帳內也溫暖了起來。

【秋老虎很兇猛】新竹五峰‧天闊營地


第二次露在天闊、教授的家,微弱的東北季風已退去,滿谷的雲海也不留一絲痕跡,反正景色就是如此,緣份到了自然就會碰上了。只是料想不到,一等東北季風撤退後捲土重來的秋老虎竟如此猛烈,光是在陽光下3秒就已然覺得有明顯的灼熱感,看樣子山上的防曬更是不可輕忽的事項。
反正天氣不可能盡如人願,離場時可以乾燥收帳就已經讓人心滿意足了,更何況同露的人對了,加上隔壁營地鄰居也懂得互相體諒,就足以成就一次完美的露營假期。

冬天露營,選擇天幕還是客廳帳?


時序進入秋冬,也開始要向悶熱的露營季節揮手說再見,準備迎接的是相對涼爽及穩定的天氣型態,但隨著氣溫逐漸降低,在露營裝備的選擇上也需要多一些考量,好比像是,該選擇使用天幕還是使用客廳帳?
在做出選擇之前,可以先來了解一般常會碰到的露營環境,台灣的營區大多都在山區,海拔約在數百公尺甚至是一千多公尺,這時就要先了解有關於高度對於溫度的影響,其公式大約為:

【高度每升高100公尺,溫度就下降攝氏0.6度】
如果今天的平地溫度最高溫30度、最低溫是20度,那麼到海拔1000公尺高的地方露營,白天最熱的氣溫就會是30-6=24度、晚上最冷的溫度則只有20-6=14度。

【再上加里山】苗栗南庄‧吻吻露營區


2014年第一次拜訪鹿場部落的吻吻露營區,碰到修路、泥濘、大雨、積水和半夜的怪風強襲,經過一夜折騰後,大自然以晴天及一谷雲海饋贈給所有勇敢上山且真心喜愛露營的人們。相隔一年多的時間,我們再次上山,路況雖然仍是起伏與凹洞交雜,但比起上次已經算是親民許多,再加上晴朗秋日,讓這次的吻吻之行確實安心不少。
先來說說營地的變化吧,和去年相比,上下兩層的草地似乎豐美許多,放眼盡是綠意,但整個營地都算是傾倒度較大一些的草坡,所以搭帳時要多留意下釘位置及睡覺的方向,避免睡到一半感到不適或是滑落床下。而營地的衛浴空間則是不變,營本部有三間廁浴共室空間,下層營地靠近入口處則有男廁1間及女廁2間,若以全場可收近25車的狀況下,這樣的數量還算勉強可以應付,但建議要提早錯開時間去梳洗較為合適。若真要說最大的改變,大概就是今年的營位費用調漲100元,變成700元吧!

置身事外連鎖露營區,熱情加盟中?

這是一個露營的美好年代,因為只要有塊地或草皮,你就可以開露營區當營主,每週都會有固定的露營收入,千萬別忘記要加盟 「置身事外露營區」體系 ,謹守錢進口袋、萬事與我無關的最高指導原則。 首先,你必須先意思意思訂一個營地公約,象徵性地貼在營區牆面或是 FB 網頁,讓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