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營本來就不是一項剛興起的活動,許多人都有從小跟著父執輩到山中水邊野營的經驗。而現在流行的汽車營地式露營則是拜這兩年的多種原因(裝備商、媒體、網路平台、部落格)推波助瀾所賜,意外地加速吹脹了這顆看似歌舞昇平的「全家出遊最新選擇」的大氣球。
和當前露了一兩年的露友相比,這些從小露到大的資深前輩們少說都是一、二十年的露營資歷,而這一路上肯定也看著露營環境的快速改變,營地從少變多、設備從簡陋變豪華、營位費用從便宜變昂貴、露營風格從平實變多元、露營人從自律變野放,這一切的一切在商業模式熱絡的運作下,都是必然的過程及現象。也許大多數前輩們會感慨當年的美好時光不再,但這就是現實環境,各種露營方式和風格都是時代下的產物,沒有好與不好,只有個人選擇意願的問題。
但即使露營的外表樣式不斷地更新和改變,露營的基本內在價值卻是一種根深蒂固的觀念─互相幫助、互相尊重且愛護自然。這樣的內涵在購買裝備的時候不會免費附加贈送,而是需要露營前者一代接一代的傳承,而後者也要放在心裡且轉化為實際的行動去維持這樣的良好傳統。隨著大環境的改變,許多露了幾十年的前輩們選擇避開紛擾、獨善其身,但我們更期許的是前輩們能夠扮演領頭羊的角色提點後生晚輩們學習一個正確的態度和方向,而非開口即是「年輕人,我露了20多年,隨遇而安吧!」的過來人口吻。
這句隨遇而安過去了20年,露營的問題依舊越演越烈,沒有任何好轉的跡象。
至於後生晚輩也只能說說自己對於現況的感想,不過人微言輕如狗吠火車,確實不能改變什麼,但至少有發聲,就足以點出問題提供思考的空間。對於這樣的不平之鳴,前輩們又該用什麼樣的高度來看待?是如包容營位、費用、亂象般的「隨遇而安」?亦或又是那句「年輕人,我露了20多年,放下吧!」的輕蔑嘲諷?
很多人都說,不露不會怎樣,露了很不一樣。觀念也是,不呼籲不提醒不會怎樣,但是只要有越來越多人重視和在意,那麼未來就有可能會不一樣。而露營老前輩們的經驗與智慧,何嘗不是這個活動走向健康、環保、互相尊重的道路上的最佳導航?
露了幾十年,為或不為,都是選擇,不是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