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認,2015年已經是網路科技化,甚至是行動數位化的時代,但即便是如此便利的資訊時代,有些事情還是不得不仰賴「人力」來處理,好比我們喜愛的露營活動就是。
有些眉角,人情交流會比冷冰冰的網路科技更來得有溫度。
目前不少科技公司嗅到商機所推出的露營線上訂位系統或APP到底對露友或營主們有沒有幫助?其實可以從以下幾個面向來討論,或許就可以判斷出真實的情況。
首先,從科技公司的獲利模式來分析,一般都是以A.營地免費建構資訊、B.露客線上訂位及扣款、C.營區接待露客的概念來進行,訴求的就是讓營主可以專心整理營地,不必費心接電話訂位等繁雜瑣事,更不必擔心有訂了位卻NO SHOW(即訂了不來)的狀況發生;而露客們也可以直接線上訂位和付款、甚至取消,不必擔心營主因忙碌而造成的疏忽遺漏。
在這樣的線上服務過程中,科技公司會從訂位成功的營位費裡扣除一定比例的服務費用(5-10%不一定),再以月結的方式將營位費用轉匯給營主,而營主只需坐享其成等著收錢。
聽起來相當方便且簡單,但真的是如此嗎?
很遺憾的是,科技公司的這套訂位邏輯是源自於飯店訂位系統及房間數夠多的民宿訂位系統,但其實卻有幾個他們始料未及的盲點,足以曝露其對於露營活動生態的不了解及造成訂位系統接受度不高的事實。像是:
1.目前國內大多數的營地經營者都是近60歲以上的長者,其中更不乏許多原住民長輩,明顯的數位落差將會是訂位系統的推行的一大障礙;若有年輕的下一代接手經營,大多數仰賴的數位服務也以免費的社群通路為主(FB),普及性、使用率及主導性更高。
2.每個營主都有熟悉的老客群及好客群,更有不想再接的黑名單客群,線上訂位將無法過濾這些族群,相對地也是增加營主的困擾。
3.露友們使用電話訂位的目的除了直接洽詢空位外,也是透過交談來了解營主的風格、為人及態度等多面向的資料,這點也是網路無法企及的功能。
4.除非營位數夠多,否則營主每筆訂位都要提撥一定的服務費用給科技公司,還要每個月等結算才能拿到錢,相信對習慣跟露友收現金的行為有極大不同也會對配合意願造成一定的衝擊。
5.不是每個營地都有固定畫好的營位,可以配合線上訂位的一個蘿蔔一個坑的遊戲方式,營位不是房間,人到了就住進去,更何況每家的帳篷大小也不同,屆時造成的所有糾紛都是營主必須概括承受。
說穿了,當對一個產業或活動不夠了解又不願深入去了解,那麼將如何得知使用者及經營者的需求?更別是說想透過這樣的方式來賺錢。如同曾有人提出完善的營地需具備暖氣、洗衣機、脫水機及衛浴等待號碼牌及LED跑馬燈叫號以避免排隊等待洗澡的概念一樣是充滿不切實際的幻想。![](https://lh3.googleusercontent.com/blogger_img_proxy/AEn0k_siakBHzHy0GvZ8F71AnmurGTgDMXxLS4nIwnS4x--jLuMiMsLTZYzcHxsyNWO7FgVHqdw7QklbfwQNQPRUBXLxg_x4VSNfwAi-vOYY9d1Nu2zOpjeawSU=s0-d)
因此,線上訂位系統真的帶來了便利嗎?如果科技公司們可以克服以上的問題,又能夠不剽竊網路上前人整理的既有資訊而是用具原創精神的資料來規劃,相信才能真的算是對露友及營主有幫助的科技及商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